动力驱动耙能不能直接下地作业,不是一句话能说死的,得结合地块的实际情况来仔细看。
要是地块刚收完庄稼,地表还算平整,没什么大块的石头、树桩子这类硬东西,而且剩下的秸秆、根茬不算太厚太密,那通常不用提前折腾,直接让动力驱动耙上就行。它转起来的耙齿劲儿挺足,能直接把表层的土坷垃打碎,还能把那些残茬绞碎了拌进土里,顺便把地面捋得平一些,一步到位完成初步的整地,省了不少提前处理的功夫。像北方收完小麦的地块,麦茬不高,土也不算太板结,很多时候直接用它耙一遍,就能为播种玉米做好准备。

但要是地块情况复杂点,那就不能这么 “直接” 了。比如说地里有不少拳头大甚至更大的土块,或者长满了根深的杂草、藤蔓,耙齿转起来很容易被卡住,不光碎土不匀,还可能把耙齿憋坏。还有些地块因为长期没管,坑坑洼洼的,高处的土没打碎,低处可能还积着水,这时候直接上动力驱动耙,要么耙不透,要么把泥水搅得乱七八糟,根本整不出合格的种床。更别说要是地里藏着石头、砖块,甚至是之前遗落的金属件,高速旋转的耙齿撞上,轻则打弯变形,重则可能损坏传动齿轮,修起来又费钱又误工。

另外,有些特殊的地块,比如荒了好几年的地,土壤板结得像块硬疙瘩,表层下面全是紧实的硬土层,这时候光靠动力驱动耙 “硬啃” 根本不行。得先用犁把地深翻一遍,把深层的板结土打破,晾上几天,再用动力驱动耙来细化、平整,这样才能把土整得又松又匀。还有些种植大户搞轮作,前茬种的是高粱、向日葵这类秸秆又粗又硬的作物,残茬没处理的话,直接耙容易缠在耙齿上,得先用秸秆粉碎机打碎了,再用动力驱动耙作业才顺手。


所以说,动力驱动耙能不能直接作业,关键得看地块的 “底子” 怎么样。干活前先到地里转一圈,看看土块大小、有没有障碍物、残茬多少,心里有个数,再决定要不要提前处理,这样才能既保证作业质量,又能保护机器不受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