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农业农村部全力落实肉牛奶牛纾困政策,指导养殖户优化生产、扩大消费,肉牛养殖总体扭亏为盈,生鲜乳价格筑底趋稳。6 月末,全国能繁母猪存栏 4043 万头,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 37 万头,生猪养殖持续盈利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 4843 万吨,同比增 2.8%;牛奶产量 1864 万吨,增长 0.5%。
我国猪肉产消占肉类六成左右,“生猪稳则畜牧业稳”。前期,农业农村部门调控产能,自去年 5 月起,生猪养殖已连续 14 个月盈利。针对近期猪价下行,农业农村部提前预警,指导企业调减产能、控制出栏。6 月,全国 5 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环比降 0.8%,预示 7、8 月生猪出栏量减少,利于猪价稳定与养殖盈利。二季度末,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正常保有量的 103.7%,仍处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。

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后续将从两方面发力,推动生猪生产稳定发展:一是调产能,加密发布预警,引导有序出栏,淘汰低产母猪与弱仔猪,平衡供需;二是稳政策,落实地方责任,优化调控措施,防控非洲猪瘟,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。
自去年起,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亏损,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与地方出台纾困政策。目前,肉牛养殖已连续 3 个月总体盈利,奶牛产能调减与节本成效初显,6 月荷斯坦奶牛存栏同比降 4.2%,公斤奶成本同比降 7.7%。当下,奶业积极因素集聚,养殖亏损减轻。7-8 月奶牛热应激减产、冷饮消费增加,9 月灭菌乳国标实施,均利好奶业复苏。该国标剔除复原乳,强化灭菌乳鲜奶属性,满足居民消费需求。

后续,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动纾困措施落地,在产业链、附加值、竞争力方面下功夫,巩固肉牛向好态势,助力奶牛养殖迎来 “拐点”。政策上,落实纾困举措,指导各地落实扶持政策,协调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支持,监测帮扶养殖场户,调减产能,稳定预期。生产端,推进节本提质增效,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,保障优质饲草供应,加强疫病防控与质量监管,完善牛肉分级标准,推动优质优价,指导部分地区推进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,加强育种创新与深加工科技攻关。